Pages - Menu
▼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業配】海洋大驚奇-食物鏈
WARNING:本篇為業配文
今天要介紹的「海洋大驚奇-食物鏈」其實是我在新銳桌遊博覽會才注意到的,當時我在投票牆上發現一款遊戲的美術得到高分,但是我卻沒聽過,這點就讓我很驚奇了,現場試玩了以後才知道是一款以作為教具為目的設計的簡單吃墩遊戲,主要是藉由遊戲來教導海洋生物的食物鏈概念,並藉此傳達海洋垃圾及休漁期對生態保護的影響。
由於是面向學齡兒童,所以規則相當簡單易懂,文中將會做簡單說明,而輕柔的水彩畫風也相當的讓人容易接受,這也難怪美術能夠獲得不少玩家支持,不過標題上那五個大字其實有點……突兀,如果能在花點工夫,可能會更好。
雖然盒上是寫8歲以上,不過建議年齡我一向都當作僅供參考,你看那個小小羊和小菜鳥,多麼的奔放啊。
遊戲的背景介紹,相當的教科書感,真不愧是有參加2018臺灣文博會展出的作品。
內容很簡單,單張摺疊的說明書以及一疊共56張的卡牌。
卡牌主要依食物鏈的所在階層分成四種。
大概是為了設計方便,這裡把生產者和分解者合併為最底階層,會被第一級消費者捕食,也可以捕食第三級消費者(最高級),每個階級有四種物種。
這裡是第一級消費者,也就是第二階層……
抱歉,水母游太慢了,第一級消費者捕食生產者,被第二級消費者捕食。
第二級消費者們,感覺作者特別喜歡軟體動物。
最高級的第三級消費者,這隻海豚是不是長得有點隨便?
用卡片來表示大概是這樣子的相愛相殺,每一張卡片捕食壓在自己底下的卡片,如此循環,我們稱之為食物鏈,海帶要怎麼捕食鯊魚就請各位父母及老師多費點心講解了。
遊戲中會先翻出三張漁場,這些是等等玩家們要吃的目標。
玩家們依序打出自己的卡片,由左上角數字大(生物強度)的先行動,如果生物強度一樣就比在名稱底下的生物大小。
上圖中鯖魚(8)>魷魚(7)>海藻(2)=浮萍(2),但是由於海藻100cm,浮萍1cm,所以海藻先動。
第三階層的鯖魚先選擇他能吃的第二階層蝦子來吃。
吃掉的牌回來放在面前作為得分,使用的牌就取代那張留在漁場上。
現在換魷魚要吃了,但是因為剛剛強度輸給鯖魚,已經沒有可以吃的第二階層生物,這時就要和自己同階層的「群聚」。
所以魷魚哥只好選擇和章魚哥一起跳恰恰,現在如果有第四階層的就可以把它們兩隻一起吃掉!
輪到海藻來把第四階層的鯊魚給分解掉了。
分解完獲得10分,好吃好吃!
也沒得吃的浮萍只好和海藻相親相愛了,如果這時出的卡片沒辦法捕食也沒辦法群聚,那麼就會造成「食物鏈斷裂」,只得丟到棄牌堆了。
而這些特殊卡是海洋垃圾及休漁期,海洋垃圾一樣依照生物強度出牌,出牌時隨便選一個漁場加入,吃到的玩家依照所寫數字扣分,用以教導小朋友海洋垃圾是壞東西!
而休漁期則是打出來時本回合所有得分都不算,直接進棄牌堆,利用休息一回合這個概念教導小朋友:休漁期為了維持生態平衡,讓海中物種有機會休養生息。
本遊戲是個簡單易學的吃墩遊戲,同時包含著教學意義在,雖然我本身並不是很喜歡這種教具式的桌遊,但是玩過幾盤之後,發現並沒有因為遷就教學性而失去了其可玩性,至少作為入門的桌遊來說,算是挺稱職的,推薦給各位父母及教師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